第一點,就是父母要做好榜樣,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模仿,他們一直都在模仿周圍的人,首先就是父母。如果夫妻關系很好,舉案齊眉,禮貌有加,遇事不會大吵大鬧,協商解決,我們的孩子自然學會的就是溫文爾雅。有句話叫做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教育本身更多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家長的自我教育。
第二點,父母要多陪伴,多回應,父母的有效陪伴是孩子快樂的源泉。我們都知道三歲以前孩子要解決基本的信任與不信任的問題,父母是通過成千上萬次的喂奶、喂食、換尿布、洗澡、玩耍、陪伴,來一點一滴的與孩子建立起完善良好的依戀關系,讓孩子非常信任并依賴家長,那么好的性格的培養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點,接納你孩子的成長狀態,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路徑,家長要根據孩子的發展,調整自己的預期,避免預期過高而產生焦慮。至于任何形式的技能和思維的訓練,對于幼小的孩子而言,我們都持反對態度。作為父母,你能給的就是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讓孩子盡可能的自由的發展。比如玩耍,那玩什么,怎么玩,一定要遵從孩子的意愿,家長只需布置環境,提供玩具和材料即可,而不是總想讓你的孩子按照你的預期設想去發展,那樣的話你會很累,孩子也會很累,孩子總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性格扭曲就是必然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