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常發于冬、春季節,屬于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寶寶如果患上猩紅熱,家長要及時帶去就醫,這種疾病會傳染,以免傳染給其他小朋友。患病期間還應密切觀察,避免發生并發癥。
寶寶患猩紅熱癥狀如下:
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感染后,有2~ 5天的潛伏期,然后出現39.5℃以上的高熱,伴隨頭痛、咽痛、惡心、嘔吐等癥狀。觀察其舌頭,會發現舌質紅,舌乳頭紅腫如楊梅,稱“楊梅舌”。發熱1~2天后,特有的疹子就出現了,在耳后、頸部出現猩紅色約針頭大小的點狀紅疹,觸之如粗砂紙樣,或如寒冷時的雞皮樣疹子。疹子在24小時內將迅速蔓延至全身。但面部皮疹較少,口周圍皮膚蒼白,形成環口蒼白圈。
在寶寶皮膚褶皺處,如腋下、腹股溝及頸部,皮疹密集,色深紅,如在太陽下暴曬形成的紅斑一樣,并伴有瘙癢。皮疹在出疹后2天達到高峰,口腔黏膜可見黏膜疹,有充血或出血點。
如何預防寶寶感染猩紅熱?
1、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良好的睡眠和全面的營養,是提高寶寶免疫力的關鍵。此外,還要加強體質,多多鍛煉身體。
2、遠離傳染源
在疾病流行期間,應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及人員密集的場所。
3、若寶寶接觸過猩紅熱寶寶,應連服1周大青葉或板藍根加以預防。體質差的寶寶可酌情采用藥物預防,如用芐星青霉素,可保護30天。
如何護理猩紅熱寶寶?
1、患病期間,要讓寶寶多臥床休息,以減少體能的消耗,并可使心、腎、關節負擔減輕,降低并發癥發生的概率。
5、寶寶咽痛時,飯菜以清淡、少油為宜,此時菜粥、牛奶、蛋湯是最好的選擇。平時要注意多喝水,以增加排尿的次數,有利于病毒的排出。
6、居室空氣要清新,避免一切穢氣、臭氣及其他難聞的氣味。嚴禁在居室內焚燒廢紙、爛布條,因為這些東西燃燒時散發出的氣味會使透泄正常的病毒內陷,造成毒邪內陷的惡果。
7、對寶寶的皮膚進行護理很關鍵,也很有必要。出疹時,寶寶瘙癢難耐,會影響休息。寶寶有可能用手去抓撓瘙癢的部位,一旦抓破會引起皮膚感染。所以家人應常給寶寶用溫水擦洗皮膚,幫助止癢,并將寶寶的指甲剪短。恢復期脫皮時,不要用力搓或撕剝皮屑,以免使皮膚損傷,引起重復感染。
8、因細菌多集中在咽部,所以對寶寶口腔的保潔也很重要。年齡大的寶寶,每天清晨醒來或飯后要用溫鹽水漱口;年齡小的寶寶,可以用鑷子夾紗布或藥棉蘸溫鹽水擦拭口腔。
9、寶寶最好在家休息,不要與其他的寶寶接近,以免傳染給其他寶寶。家人在進行護理時應戴口罩,給寶寶擦過鼻涕的紙要處理好。寶寶用過的手絹要用開水消毒,洗凈后放在日光下暴曬。寶寶的碗筷要專用,用后也要清潔消毒。
10、寶寶痊愈后,要對家里進行全面的清潔、消毒,床單、被褥都要用肥皂或專用消毒液進行清洗;寶寶玩具、家具等要用肥皂水或來蘇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物品可在太陽下暴曬。
寶寶患了猩紅熱很難受,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只要積極治療,悉心護理,病情就會逐漸好轉。
文章參考《嬰幼兒常見疾病家庭護理 梁毓編著》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