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寶寶生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也是寶爸寶媽心力交瘁的季節(jié)。
秋天意味著收獲,但也帶來了大量的病毒。所以,我們有必要做足準備,對抗這個季節(jié)在寶寶身上動的“歪腦筋”。
最近寶媽群里討論最多,依舊是腹瀉、濕疹問題,此外,還有發(fā)燒、咳嗽、過敏等。
如果寶寶天生免疫力不夠,后天也沒有好好加強,每到秋冬全家人都跟著不好過。
這句話,不曉得又說到了多少寶爸寶媽心坎兒上吧。
知道嗎?腸道是我們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tǒng)。
據(jù)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0月20日的報道,我們出生后免疫系統(tǒng)面對的最大敵人就是病毒,那么如何獲得更強的免疫能力?人體80%的免疫系統(tǒng)都在腸道內,腸道菌群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免疫力并抵抗最常見的感染。但是腸道菌群很容易變得不平衡并影響我們的防御能力。益生菌就像我們腸道內的有益菌一樣,可以幫助我們改善免疫力、消化和呼吸功能以及總體健康狀況。
報道還指出,季節(jié)性變化、感冒、壓力、流感、疫苗接種或年老都會削弱我們的防御能力。此時,益生菌就派上用場了。
也就說明,要想提高寶寶免疫力,可以通過改善腸道健康狀況來達到。
但市面益生菌那么多,是否全都適合“問題”寶寶?
回答是“NO”!
有益菌大到菌種,小到菌株,對應的癥狀也不一樣哦。
一起來看看咱的“問題”寶寶,到底需要哪樣的益生菌?
01秋天氣候干燥,氣溫轉涼,寶寶臉上皮膚嬌嫩,屏障功能減弱,油脂分泌也減少,小臉特別容易過敏長濕疹。
而且越小的寶寶,腸道微生態(tài)功能不完善。微生態(tài)平衡性越不穩(wěn)定,極易受外界各種因素影響,患上濕疹哦。
寶寶秋天里長濕疹,寶媽也別懊惱,保持皮膚干爽,避免食用過敏性食物,同時,不要讓寶寶抓撓皮膚哦。
有研究表明,短雙歧桿菌M-16V可改善腸道和皮膚健康,降低急性皮膚過敏的發(fā)生率。此外,鼠李糖乳桿菌HN001也能有效降低兒童濕疹的患病率。
所以,寶媽別忘了給寶寶補充短雙歧桿菌M-16V和鼠李糖乳桿菌HN001,緩解濕疹問題。
02表現(xiàn)無論便秘還是腹瀉,都足讓媽媽操碎心
拉不出粑粑滿臉通紅,寶寶哇哇哭,肚肚還鼓鼓的;亦或,一天拉個5、6趟,不小心還可能脫水,惶恐是否遭遇病毒、細菌感染。
小派支招的確,寶寶拉粑粑這事兒還不可小覷!特別在秋季,我們熟知的輪狀病毒,很容易找上寶寶。此時,免疫力低的寶寶就遭殃了。
寶爸寶媽們,別忘了腸道菌群能夠幫助寶寶抵抗腸道感染,對感染性的便秘、腹瀉,都有預防和緩解作用。如乳雙歧桿菌HN019、動物雙歧桿菌Bb-12。此外,像乳糖不耐受等,也是有效果的。
03表現(xiàn)天氣轉涼,感冒、咳嗽的寶寶特別多
免疫力低的寶寶,很可能抵抗不住天氣驟然變冷,因此著涼而感冒發(fā)熱,病菌趁虛而入,引發(fā)呼吸道問題,甚至患上肺炎。
小派支招對于肺炎、患呼吸道感染的寶寶,當然首先要去看醫(yī)生。還可以配合服用益生菌,縮短病程。
當然不同種類的益生菌對腸道有著不同的調節(jié)作用,如乳雙歧桿菌HN019,就能顯著降低肺炎和嚴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率。
04表現(xiàn)與花園、草地絕緣,家里衛(wèi)生極干凈······
由于秋高氣爽,空氣中漂浮大量植物花粉、灰塵、毛絮等,且因天氣干燥,寶寶鼻腔容易受到刺激,從而引起過敏性鼻炎。
寶寶小小的鼻頭被蹂躪得紅通通,可令人心疼~
小派支招
研究發(fā)現(xiàn),在那么多腸道有益菌中,鼠李糖乳桿菌HN001對過敏性鼻炎效果尤其顯著,且能在高酸高膽鹽的消化道中存活以及增殖。
為寶寶補充鼠李糖乳桿菌HN001,就像給他們穿上了一層防護甲,應對“過敏性鼻炎”更自如。
另外,針對益生菌對過敏性疾病的預防,國際過敏組織(WAO)推薦使用乳桿菌和雙歧桿菌混合菌株組。
說到這里,是不是有人認為,只要購買與“癥狀”對應的益生菌即可?
此時,小派還有話說,當然也不是一拍腦袋想出的“獨家”策略。
沙場作戰(zhàn),單槍匹馬勝算低,抱團出戰(zhàn)、互相協(xié)作,戰(zhàn)斗性更強,贏的幾率也更高。不過,益生菌匹敵有害菌,1種雖不夠強,但也不是越多越好,2至4種組合為宜。
專家是這么說的↓
專家說法
香港微生物學博士關海山曾建議:選擇益生菌的標準之一,菌種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單一菌種為好,普遍2至4種組合為宜。2至4種組合,互惠共生,互補不足。
摘自2019年1月28日《消費日報網》(該報是由國務院資委和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主管主辦)
這樣一看,以上推薦的四種益生菌,最好同時出戰(zhàn)!
現(xiàn)在天氣越發(fā)寒涼,“問題”寶寶也越來越多。以上這份益生菌“秘籍寶典”,寶爸寶媽們請笑納。恢復腸道菌群平衡,平復身體小不適,一起做回活力寶寶~
備注:文中推薦的四種益生菌,均符合國家衛(wèi)健委公布的《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
參考資料:鄭躍杰 《嬰幼兒腸道菌群和益生菌新進展》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8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