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片视频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在线播放/九九之九九国产视频/日韩欧洲国产 - 中国一级免费黄片

咨詢熱線: 400 6133-118
新聞動態 行業資訊 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啟幕 恰逢論壇成立20周年:把握變局 解讀中國-疫情條件下,衛生健康、基礎設施、綠色和數字赤字成為亞洲實現可持續復蘇的重大瓶頸。
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啟幕 恰逢論壇成立20周年:把握變局 解讀中國-疫情條件下,衛生健康、基礎設施、綠色和數字赤字成為亞洲實現可持續復蘇的重大瓶頸。
日期:2021-04-19  閱讀:

4月18日,博鰲亞洲論壇第一場正式討論舉行,主題為“中小企業的生存之道”,聚焦面對疫情沖擊和市場環境變化,中小企業如何突破瓶頸、抓住機遇、實現穩健發展。(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4月18日,參會人員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標志前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4月18日至21日,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主題為“世界大變局:共襄全球治理盛舉 合奏‘一帶一路’強音”。本屆年會是疫情形勢下一次特殊的年會,也是今年世界上首個以線下會議為主的大型國際會議。

今年恰逢論壇成立20周年,從“帳篷論壇”到比肩“達沃斯”的國際交流平臺,20年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博鰲亞洲論壇立足亞洲,面向世界,在凝聚亞洲共識,促進各方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建言獻策,提出許多富有價值的“博鰲共識”“博鰲方案”。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大變局的演變。此次年會是在中國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和中國經濟取得穩健復蘇背景下召開的,通過面對面的抗疫經驗分享和高質量建設性對話,將向全球各國傳遞更多積極信號和堅定信心,為后疫情時代世界經濟社會復蘇貢獻更多的“博鰲智慧”。

20年來,博鰲亞洲論壇內涵不斷深化,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具影響力的“揚聲器”

“聯接亞洲與世界20年”“從小鎮走向世界的20年”“20年再出發”……走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的舉辦地,不時可以看到體現論壇成立20周年的宣傳語。20年來,從論壇成立時只有26個國家500余人出席,到今年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000人線下參會,論壇規模從小到大,聲音由弱到強,已成為舉世矚目的全球外交平臺。

博鰲亞洲論壇誕生于危機之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亞洲各國受到嚴重沖擊。1998年9月,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在菲律賓馬尼拉共同倡議成立“亞洲論壇”。在選址問題上,幾位論壇發起人認為,中國經貿影響力與日俱增,市場潛力巨大,中國在應對亞洲金融危機中充分展現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綜合考慮后,海南博鰲被定為論壇舉辦地。

2001年2月27日,博鰲亞洲論壇正式宣布成立。彼時,亞洲經歷金融危機重創不久,經濟復蘇乏力,各國以論壇為平臺凝聚共識:唯有加強對話、協調合作,才能突破困境、重塑未來。

“博鰲亞洲論壇邁出了發出亞洲聲音的第一步,象征著亞洲合作和共識的新曙光。”論壇理事長、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高度評價博鰲亞洲論壇成立的意義。

從2002年年會聚焦“新世紀、新挑戰、新亞洲——亞洲的經濟與合作”,到隨后幾屆年會在“亞洲尋求共贏”框架下探討“一個向世界開放的亞洲”“亞洲的新角色”等議題,再到近10年來放眼全球性挑戰,謀發展、促合作是貫穿論壇始終的主線。

從經濟議題到政治議題,從應對危機到尋求合作,從亞洲一體化到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再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年來,博鰲亞洲論壇內涵不斷深化,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揚聲器”;立足于亞洲,但目光不限于亞洲,而是投向全世界,為全人類的共同命運發聲,這是博鰲亞洲論壇的生命力所在。

在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旨演講中指出,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應該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在2015年年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發表了題為《邁向命運共同體 開創亞洲新未來》的主旨演講,闡述了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黨的十九大報告則以“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題,系統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及其時代價值。

“人類命運共同體”,由博鰲激蕩開來,迅速傳遍全球,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2017年,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被寫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成為推動全球化的重要戰略。

中國堅定不移對外開放,為論壇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翻看博鰲亞洲論壇20年的歷史,不難發現,論壇“圈子”越做越大,“聲音”越擴越強,背后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中國政府的有力支持。

在博鰲亞洲論壇秘書處3月30日召開的2021年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秘書長李保東向中外媒體介紹年會籌備情況時提到,中國領導人將出席大會開幕式,并參加中美企業家座談會等一系列重要活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并發表主旨演講,為亞洲和世界發展注入正能量。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論壇年會主旨演講中宣布,中國將加快同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積極探討搭建地區性融資平臺,促進區域內經濟融合,提高地區競爭力。同年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建設“一帶一路”倡議。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論壇年會主旨演講中指出,“世界好,亞洲才能好;亞洲好,世界才能好”,要“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并提出“必須堅持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須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必須堅持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和“必須堅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鑒”四項邁向命運共同體的原則。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論壇年會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當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

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看來,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家都在關注中國改革開放趨勢,關注中國市場變化,同時希望能夠通過論壇與中國領導人實現一種不同場合的會談與交流。

“我從此次論壇名單中看到,包括歐美在內的一些企業家不僅參加大會,還會積極參與一些話題的討論。通過舉辦具有影響力的論壇,能讓更多國外企業家獲知中國的一些重要信息,感受中國未來改革開放的大趨勢。因此,博鰲亞洲論壇已經成為外國了解中國的平臺,也成為中國結交朋友,向外國傳遞中國信息的平臺。”遲福林表示。

年會如期召開彰顯中國抗疫成果、中國經濟穩健復蘇

“體溫正常,請通行。”4月18日下午,記者來到博鰲鎮東嶼島國際會議中心時,門口的測溫機器人自動進行測溫,同時另一邊的身份核驗機器迅速完成對參會證件的檢測,全程不超過15秒。確保防疫安全,是年會服務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記者注意到,從進入海南以來,無論是在機場還是在論壇舉辦地博鰲鎮,無論是在主會場還是新聞中心,幾乎所有出入口都放置有免洗手消毒液、體溫計和酒精棉片等防疫物品。

得益于中國防疫效果,本屆論壇共有40位政要和前政要,74位部長級官員和前官員,數十位國際組織領導人,駐華使節和國際組織代表,近百位世界500強企業高管和知名專家學者參會。有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名代表以及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名媒體記者參會,參會注冊人員超過4000人,不包括線上參會人員,可謂規模空前。

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主席漢斯-保羅·博克納表示,中國有效控制住疫情,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了寶貴經驗。論壇年會如期召開,是中國疫情防控效果顯著的明證,必將為全球發展注入信心。

后疫情時代,加快推動經濟復蘇增長、全面恢復正常社會秩序是各個國家面臨的最緊迫事項,年會的如期召開也離不開中國經濟實現穩健復蘇,向全球各國傳遞更多積極信號和堅定信心。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我國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8.3%,比2020年四季度環比增長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5.0%。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介紹,今年一季度,面對冬春疫情考驗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得到了鞏固和拓展。總體上看,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開局良好。

面向未來,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深入,中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將對世界經濟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調了對中國全年經濟增速的預期,預計中國經濟將增長8.4%,正顯示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全年經濟發展的信心和期望。

“以中國為主干的亞洲市場將進一步擴大,為世界經濟創造巨大的需求。隨著亞洲在全球最早穩定疫情,恢復生產,預計今年亞洲經濟復蘇的步伐將會提速,增速有望達到6.5%以上,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數字。”李保東表示。

六大板塊呼應時代需求,“博鰲智慧”為全球治理提出方案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主題議程呼應時代需求,凝聚廣泛共識。本次年會設有“解讀中國”“把握世界變局和亞洲的發展大勢”“一帶一路合作”“擁抱產業變革”“與新技術共舞”和“共享發展”六大板塊,將舉辦60多場活動。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議題設置既有繼承也有創新。在六大板塊議題中,既包括各方高度關注的“雙循環”、金融開放等中國的發展走勢問題,也包括碳中和、老齡化、新冠疫苗、數字經濟等對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具有普遍意義的現實議題。

值得一提的是,“解讀中國”和“一帶一路合作”兩大板塊為今年首次設置,深入探討中國發展走勢及其對世界經濟復蘇的影響,以及加強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李保東介紹,在進行議題調研的過程中,明顯感受到各方普遍希望加深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設置“解讀中國”板塊,就是希望深入探討中國發展走勢及其對世界經濟復蘇的影響。另一個新增的“一帶一路合作”板塊,就是希望以“一帶一路合作”為例,探討加強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疫情條件下,衛生健康、基礎設施、綠色和數字赤字成為亞洲實現可持續復蘇的重大瓶頸。李保東表示,本屆年會將繼續緊扣時代特點,體現政商對話的特色。希望通過對這些議題的探討,共同為后疫情時代的科技進步、行業轉型和社會管理把脈問診。“例如碳中和、氣候變化等是國際社會重要議程之一,亞洲許多國家都高度重視。期待本屆年會能就此總結經驗、凝聚共識,并推動務實合作。”李保東說。

20年再出發,在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動,國際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峻挑戰的當下,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的召開再次證明,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堅定不移,促進互聯互通、堅持開放包容,才是應對全球性危機和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才能從根本上推動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和繁榮。(本報記者 薛鵬 柴雅欣 自海南博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