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張蕊 秦川 劉慶康 實習生 胡津瑋)5月28日下午,深圳市食事藥聞大講堂在中心書城南區大臺階開講,跟市民聊“進口食品怎么選更安全”。
近年,進口食品受到市民熱捧,大量進口食品進入市場,市民購買渠道眾多,其安全風險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大講堂上多位專家向市民介紹了我國對進口食品的監管方式、購買進口食品的正規渠道,并現場解答了市民疑問。
大講堂現場
現場圖文實錄:2017深圳市食事藥聞大講堂:進口食品安全嗎?由此看來,進口食品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凸顯了出來,監管環節愈加復雜,監管責任愈加重大。
專家沙龍討論
進口食品需符合我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具體監管環節上分三步:第一步,在進口前嚴格準入,我國對境外輸華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控制體系進行評估和審查,符合我國規定要求的才準許注冊;第二步,進口時嚴格檢驗檢疫,由進口食品進行境外檢疫,入關時提供檢疫報告;第三步,進口后續監管,進口商需要建立進口食品的進口和銷售記錄,實現進口食品可追溯。
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檢中心工程師宮本寧
沒有中文不應該才是“正宗”的進口食品嗎?許多市民都有這樣的誤解。事實上,標識標簽是食品安全的一部分,有中文標簽才是正規渠道進入我國的食品。第一種是產地在國外,有備案的供應商貼中文標簽再銷售,這是真正的進口食品;第二種是原料產地在國外,國內生產商分裝銷售,這其實不屬于進口食品;第三是全外文,這種是消費者偏愛的,事實上這有可能是假冒的進口食品,食品安全風險大,消費者們要謹慎選擇。
深圳市食藥局綜合處副處長李媛
食事藥聞大講堂年內將舉辦5期據悉,食事藥聞大講堂2017年將一共舉辦5期,為市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引導市民正確選購安全的食品,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市民提問
市民提問,專家現場答疑專家:目前食品安全管理是社會共治的治理模式,企業負主體責任,政府負監管責任,如果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政府會第一時間對生產,流通,銷售環節進行調查,另外還會調查政府在監管過程中有沒有瀆職行為。
——來自深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