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流口水,家長不必過分擔憂。俗話說“十個寶寶十個流口水”,只要不是疾病引起的,那就是正常現象。
唾液分泌的調節,一是靠口腔內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經系統中樞的反射。
寶寶為什么會流口水?
一. 正常生理現象
①3-4個月的寶寶,唾液量增多,由于寶寶分泌能力過強,就會流口水。
②長牙期,也是口水流得最頻繁的時期。6-7個月時,寶寶乳牙萌出,小牙頂住牙齦向外長,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刺激牙齦神經,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唾液分泌量。再加上寶寶口腔容量小,不會吞咽和調節口腔內的口水,于是積儲后會自然流出。
③唾液分泌也受神經支配,寶寶因腦發育尚不完善,對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及吞咽功能稍差,就會經常流口水。
二. 口腔疾病所致
有的寶寶會因為口腔炎等流口水。如潰瘍性口腔炎、鵝口瘡、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皰疹性咽炎等。這時候的寶寶,會有哭鬧、不吃奶甚至發熱現象。家長要及時發現,對癥治療。
三. 吞咽功能障礙所致
如果寶寶平常全身柔軟無力,喝水或吃奶狀況差,容易嗆咳;口水持續不間斷地流;運動發育比其他寶寶慢。此時要懷疑寶寶是否有先天性腦發育不全、智能不足,或后發性腦部傷害,例如腦性麻痹、腦炎或新生兒窒息等,引起吞咽功能發生障礙。此時,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確診。
四. 其他因素
如果寶寶傷風、感冒、鼻塞、呼吸不暢,用嘴呼吸,也會流口水。經常捏寶寶臉蛋,導致口腔內腮腺組織受到傷害,唾液的分泌量也會比正常孩子要多。
流口水有什么危害?
流口水容易引發濕疹。
由于唾液偏酸性,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質,因口腔內有粘膜保護,不至侵犯到深層。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容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導致皮膚發炎,引發濕疹等皮膚病。
寶寶流口水,要注意護理,避免引起皮膚問題。
紐派教你寶寶流口水的護理方法:
1. 隨時擦去口水,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到局部皮膚。
2. 經常用溫水清洗口水流到的皮膚,并涂抹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平時,要給寶寶帶上圍嘴,防止弄臟衣服。
3. 擦口水的手帕,要選柔軟的,以棉布為宜,并要經常燙洗。
4. 口水流得嚴重,就要帶去醫院檢查,查看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癥,吞咽功能是否正常。
5. 寶寶趴著睡覺流口水,對他本身沒有什么影響,但要勤換洗寶寶枕頭,防止滋生細菌。
以上就是今天紐派分享的內容,
關注紐派,了解更多健康知識~